隨著“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”這部影片的熱鬧上映,又一場小清新的電影作品登場,那這部來自于臺灣的小清新偶像劇與大陸的《失戀33天》相比,有哪些值得稱道和不足的地方呢?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的點評吧!
青春是一種病沈佳宜這個名字,小說看了X遍,講座聽了Y遍,電影再聽N遍,雖然素未謀面,但熟得跟住在隔壁的姑娘一樣。多好,這一生都有一個人這樣念著你的名字,自己念不夠,還要拿著大喇叭念給全世界聽,生怕別人不知道,“沈佳宜,我喜歡你!” 九把刀已經32歲了。沈佳宜也已經嫁作人婦六年。我覺得他未必對沈佳宜再有什麼波瀾,只是強調自己喜歡沈佳宜已經成為一種習慣。一句話,從17歲開始說了15年,就算那句話是“我是豬”也能催眠到腦海裏深信不疑。當這種催眠變成習慣,“沈佳宜”不再是一個人,而是一個信念──每天早上睜開眼睛有了理由,努力有了方向,人生有了意義。
不管何時何地,那三個字像一句咒語,在心底念著就會渾身充滿力氣。就像高中時足球隊的男生,把喜歡的女生名字縮寫繡在球服后面,背在身上迎著風發足狂奔,好像從此可以所向披靡。“喜歡對的人,身上會發光噢。”誰都發過光的吧。哪怕現在變老了,發福了,神情麻木了,沒有夢想了,但一想到多年前發過光的自己,還是會傻傻地就露出會心微笑吧。所以你未必是來看九把刀的故事,你不過是穿過這個黑暗的電影院去找曾經的自己。哪怕故事已經爛熟,旁白仍像小說,高中畢業之后的部分拍得泄氣,你還是在九把刀拜托大家看過不要劇透的最后十分鐘,眼淚像爆水管一樣飆出來,周圍響起了擤鼻涕的聲音。我喜歡拍青春片的人。他們都因為記憶太好,又不甘心只用回憶抵抗余生,于是為自己造了一架時光機,重演,定格,鐵證如山。每當青春的鄉愁又犯病時,拿出來看一次便是解藥。九把刀做到了。而我,一想到還沒有拍到那樣一部電影,又好像全身加滿了動力。
喜歡你,就像喜歡青春時的自己終于看了最近火爆到不行的『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』。電影院幾乎清一色全是年輕人,大部分是學生,或者有些像我一樣看似不老,實際上已經步入”后青春期”的觀眾。雖然年齡有些落差,但所有人的笑點和哭點出奇一致,因此我完全能理解為何這部看似平常的青春電影,竟能在四天創下破億的驚人票房。它沒有令人意料之外的情節,也沒有風花雪月浪漫到不行的求愛攻勢,有的只是一個幼稚男孩對一個女孩多年堅持的情感過程。腦海中不斷出現柯景騰對沈佳宜說:『我就是幼稚,才會追你這麼久。就是這樣的幼稚,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,從不再幼稚也不能幼稚的現實中,隨柯景騰進入另一個能隨心所欲的平行時空。
那裏,有我們曾經幼稚的青春;青春裏,有與我們攜手共度的死party;和死party形影不離的歲月裏,有我們共同心儀的男孩和一起追的女孩。我們深深喜歡的,其實是當時盡管傻氣到底也要理直氣壯幼稚的自己;以及和自己一樣傻氣,卻總在關鍵時刻心甘情愿陪自己失落的同伴。
柯景騰的平行時空存放著我們摯愛的『青春』,當以為早已遠行的青春翩然出現在眼前,你不會以”好”或”不好”來看待,只會以”喜歡”或”不喜歡”等情感辭彙來描述。就像這部生動自然的青春紀實電影,它不僅是九把刀的青春,柯景騰的青春,沈佳宜的青春,它同時也是每個人的青春。我的青春,雖不完美,但我很喜歡;也因為它并不完美,才更顯真實可愛。在我眼中,『那一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』一如我的青春。
【最討厭的,其實最喜歡】
口是心非”與”故作姿態”鐵定是青春的共同寫照。
電影中的男孩與女孩看似迥然不同,實際上,他們的本質如出一轍。生性頑皮不愛念書的柯景騰,一開始老看用功乖巧的沈佳宜不順眼,他搞不懂為何所有死party都追著沈佳宜跑,在他看來,沈佳宜不過長得比一般女生漂亮而已。沈佳宜重視形象,做事一板一眼的行徑,與他興之所至就在家赤裸的習慣簡直南轅北轍。沈佳宜覺得他幼稚,他覺得沈佳宜裝大人。
但愛情往往從偏見開始。互看不順眼,就是彼此關注的起點。
看著這樣的他們,感覺似曾相識。
青春的時候,男孩總喜歡直白表露自己的喜好,電影中以逗趣的模式呈現男孩們對性的渴望,毫無遮掩的對白,一如喜歡**的柯景騰率真至極的性格。女孩則恰好相反,總是比同齡男孩更顯成熟,總是對男孩的幼稚行徑不以為然,總是習慣隱藏自己真正的感受。然而,他們沒想到的是,成熟的女孩有時也會像孩子一樣需要保護,而幼稚的男孩有時也會像大人般為女孩承擔。
一次意外交集,拉近了彼此的距離。異中,那點小小的同,為彼此開啟了心門。我喜歡沈佳宜勇敢挺身而出,與大家一起反抗教官搜同學書包那一段。后來,她和幾個大男生被罰在教室走廊外半蹲,從未被處罰過的她,哭得梨花帶雨,頻頻說丟臉,但那一刻的她,不只外表美,心更美,真正成為柯景騰心中的”完美女神”。他們雖然如此不同,卻擁有不畏強權,堅持維護正義的相同價值觀。
這樣的他們,其實很像。所以,以為最討厭的,換個角度,看見了隱藏的另一面,就成了最喜歡。喜歡與討厭,都必須投注情感,當主觀的偏見遇上客觀的事件,最初的”偏見”轉為日后長久喜歡的”偏執”。那種一旦喜歡,就一直喜歡下去的心態,長大以后的我看來依舊倍感動容。一段感情的初衷,不都是不問為什麼,也說不出愛你的原因,就決定一直喜歡下去嗎?真正令我們忍不住回頭看的,是曾經和柯景騰一樣,純粹喜歡一個女孩(男孩)到底的十幾歲的自己吧。
【最難忘的,原來最簡單】
我經常在想,為什麼關于”青春”的電影,總是樂此不疲拍個不停,而所有觀眾,包括我自己,再看了無數青春電影之后,下一部出現時,依舊照樣買單。也許我們都需要在不斷往前走的人生中,不斷回顧心中最美好的地方,好讓我們在越來越殘酷的現實中,依然保有簡單快樂與自由感受的權利。
如果問我電影中最難忘的是什麼?出現在我腦海中的都是些鮮明的小細節,像是柯景騰和沈佳宜打賭,他輸了以后,愿賭服輸理了平頭,沒輸的沈佳宜也若無其事梳了馬尾來上課。我喜歡兩人之間不著痕跡,只有彼此心知肚明的的默契。不說喜歡,卻在意你說的任何一句話,這才是打從心底的喜歡。
兩人分離多年以后,九二一大地震成為銜接彼此的橋梁。電話裏的他們像往常一樣輕松聊天,悄悄藏起傷害,彷佛不曾斷線。如果真心且深深喜歡一個人,無論你們之間曾有多大的裂痕,危難之際,她依然會是你第一個想關心的人。”愛”的關鍵從來不是在一起與否,而是心理位置。所以,初戀情人永遠是后來戀人的”隱形情敵”。沒想到,電影最后的笑點,竟成為我最大的哭點。
沈佳宜婚宴上,大伙起哄吻新娘,新郎開出的條件是想怎麼吻新娘就得先怎麼吻新郎。只見柯景景騰二話不說沖向新郎,嘴對嘴吻了好久。鏡推沈佳宜錯愕之際,微笑泛淚的臉龐。那一刻,她終于懂得這個喜歡她多年的男孩對她的感情,即使從前不曾在一起,往后也不可能在一起,他始終想更靠近她一些。
她是他美好的初戀,也是他永遠的青春。
如果沒有這些無悔的青春情事,就不會有后來更懂愛的他們。
如此愛過與被愛的人生,將帶著情感的溫暖厚度,守護彼此塵埃落定的人生。
這樣的他們,讓我覺得:有愛,真好!【那些屬于我們的青春符碼】
電影中出現的青春符碼,也是我的青春符碼。
每周六必看的『玫瑰之夜』,方芳芳與彭恰恰美女野獸配的主持風格,總會產生奇妙火花,我懷念主持人深入訪問歌手,能好好聽歌的年代。張學友熱賣一百萬張的『吻別』卡帶,我也聽過不下百次,每首歌幾乎倒背如流,情竇初開的少女時代,還幻想過無數次吻別的浪漫。
大學新生舞會上必放的『第一支舞』,依然有一聽前奏,時光就能瞬間倒流的神效。當年黃舒駿風靡大街小巷的『戀愛癥候群』,精準傳達出愛情的魔力,以及戀愛中人如中毒般迷戀對方的心境。
當時我們都不知道這些平凡日常竟會成為日后難忘的內心風景,也只有在電影重現的此刻,我才清楚看見云淡風輕的往事,原來一直在心底安靜陪伴。就像那些愛過的人,以及被愛過的自己,其實從未消失,繼續留在平行時空,相依相伴。
我們擁有的,其實比我們所知的更多。然后我想起兩句簡單卻意謂深長的臺詞。
沈佳宜:『謝謝你喜歡我。』
柯景騰:『我也很喜歡當年那個喜歡你的我。』
我認為這就是『那一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』的最佳主解。
相信不管多少年,我們依舊會深深喜歡青春光時那個無論如何都要偏執去愛的自己。九把刀:『有愛才會有意志力』,我深有同感。如果你曾花幾年的時間去愛一個人,不管最后能否修成正果,你一定能在愛她(他)的過程中,成為更好的自己;也因曾為一個人不顧一切的付出,才會有后來更堅定去愛的自己。
擁有愛的意志力,就擁有了生命的無限可能。這真是一部很有愛的電影,也因為那些充滿愛的回憶,讓它從眾多電影中脫影而出,成為關于『青春』的另一頁美好印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