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德圣昨日來廣州宣傳新書《跟自己的名字賽跑》。信息時報記者朱元斌攝
魏德圣笑言早就打起向周杰倫借錢的主意。信息時報記者朱元斌 攝
信息時報訊 (記者 陳爽)臺灣史上投資最大的電影《賽德克·巴萊》,在祖國大陸何時上映?影片早已送審,但由于題材關系,需要歷史、文化等方面的專家給出審批意見,該片導演魏德圣仍然無法給出具體的上映日期。昨日他來廣州宣傳影片的導演手記《跟自己的名字賽跑》,透露《賽德克·巴萊》送審已經有一段時間,但何時能上映仍不知道。而且影片在臺灣上映已經有半年,“臺灣那邊的DVD也已經壓不住了,所以我也實在是hold不住了,希望大陸這邊能趕快上映”。
《賽德克·巴萊》去年在威尼斯影展上曾展映過一個兩個半小時的國際版,不過反響不算太好,魏德圣從善如流,他說早就把那個版本給燒了。這次大陸的送審版仍是兩個半小時,但是他重新剪輯過的版本,主要刪減了一些血腥暴力鏡頭,一些旁枝線索和反響不好的場面也被砍掉,“但主題沒有變”。比如結尾就精簡不少,砍掉了差不多30分鐘。臺灣版的結局有不少抒情段落,大陸版則在賽德克族人在吊橋邊被日本軍炮轟處結束。還有原結尾處有犧牲的賽德克族人出現在彩虹上,寓意他們走過彩虹橋找到自己的天堂獵場,但特效粗劣,被臺灣網友譏為“八仙過海”,這次也一并刪掉。魏德圣說,影片有不少賽德克族人出演,走過彩虹橋是他們的信仰,對他們來說有特殊的意義,“他們很在意有沒有彩虹橋,演的時候都流眼淚。當時有幾個沒安排走(彩虹橋)的,結果就找到我說要走,還有些女演員沒安排上還哭了。做的時候我就知道鐵定會被批評,因為效果不好沒有話講。這次在大陸上跟臺灣不太一樣,歷史的包袱沒那麼重,所以就刪了”。
《賽德克·巴萊》的那些事……
監制吳宇森嘆缺愛情戲
《賽德克·巴萊》由國際大導吳宇森監制,魏德圣說,當時吳宇森看過劇本后雖然說不錯,但并沒有一口答應做監制。在交流時吳宇森給他介紹了很多經驗,特效團隊、動作設計時的很多細節思考,“我當時不明白,后來現場拍的時候才知道他說的多麼有用”。而吳宇森也盡量避免干擾他的工作,“來探班都站得遠遠的,幾乎不到監視器前來”,最后成片吳宇森看完很喜歡,魏德圣才覺得自己沒有丟臉,不過某次吳宇森還是表達了遺憾,“他說要是有愛情戲就好了”。
周杰倫借錢最爽快
魏德圣拍《賽德克·巴萊》時到處借錢,這幾乎是人盡皆知。他說從最開始借20萬臺幣心虛到最后借5000萬臺幣都不打抖,臉皮越來越厚。一眾明星債主中,早就打起周杰倫的主意,“不過我跟他不熟,制作人跟他熟,但一直沒開口。最后碰到年關,年關難過,我們終于跟他開口,結果一天就到賬,是借錢借得最快的”。現在朋友的錢已經還清,但還要還銀行的貸款,魏德圣的壓力仍然不小,“所以無論如何要想辦法在大陸上”。
大陸票房過4000萬才沒虧
《賽德克·巴萊》成本7億臺幣,魏德圣說消極來看的話算是打平,臺灣賣出了8億臺幣票房,票房拆賬加上權益金回收了大概5億臺幣,因為《海角七號》和這部電影,臺灣有關部門又各給了1億臺幣的獎勵金;但是“積極的話,影片還差兩億臺幣才打平”。換句話說,大陸票房需要4000多萬人民幣,《賽德克·巴萊》才算沒虧。
“臺灣三部曲”是最后的包袱
魏德圣說,拍《賽德克·巴萊》后讓他對自身有了更深的思索,“賽德克族人有他們自己的根,但我們的根在哪裏”?這也就有了他構想中的“臺灣三部曲”,計畫從明朝荷蘭人、廣府閩南人進入臺灣與本土居民的關系等說起,他說這是他最后的一個包袱,“現在還在改劇本,應該會很慢,我決定這次照自己的節奏來,不要那麼趕,拍完以后就是可做可不做的東西了”。
信息時報記者 陳爽
(信息時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