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

綜藝節目被指缺乏原創 業內人士斥制播不分制

  年初至今國內多家衛視推出了新綜藝節目,但是節目質量卻不令人滿意。國內的綜藝節目缺乏原創精神,似乎已經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。我們為什麼缺乏原創的綜藝節目?國外的綜藝節目是如何開發出來的?近日,記者采訪了一些電視圈的業內人士。

  過度依賴國外著作權

  七年前,湖南衛視開始從國外購買綜藝節目著作權還是稀罕事,因為當時國內電視臺只會照搬國外的節目,根本沒有著作權意識,以至于有一段時間還被國外著作權公司告上了法庭。這幾年,隨著從國外引進的綜藝節目的熱播,購買國外綜藝節目著作權成了一種趨勢。

  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,目前電視上火爆的熟臉綜藝節目,大多是引進或者改編自國外綜藝節目的產物。以選秀節目為例,東方衛視的《中國達人秀》引自《英國達人》,浙江衛視的《中國夢想秀》源于英國的《就在今夜》,遼寧衛視的《激情唱響》引自英國的《X FACTOR》,東南衛視的《歡樂歌唱團》源于英國同名原版節目。一些熱門節目《非誠勿擾》、《我們約會吧》、《舞動奇跡》、《年代秀》、《超市大贏家》、《鑒寶》等也都是從國外買的。不僅電視臺,連影片網站的綜藝節目也開始向國外取經,例如愛奇藝網的《浪漫滿車》就是引進的英國婚戀交友類真人秀節目《Date my car》。

  《一站到底》的制片人彭正園直言,目前國內的綜藝節目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,“一些國內的綜藝節目只知道一味照搬,原創性節目很少,而且節目同質化很嚴重。”記者了解到,一般情況下,國外正常的節目著作權費用是制作費用的1/10,但國內電視臺的節目著作權費竟然占到了制作費的1/5。荷蘭一家著作權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兩年前他們公司每年只能賣出1到2個節目模式,但去年卻一下賣掉了七八個,其中包括江蘇衛視的《歡喜冤家》、湖南衛視的《以一敵百》等。

  開發模式很粗放

  彭正園告訴記者,現在國內新節目的來源有兩種模式:一種是模式化開發,即購買國外節目著作權,或者在照搬某些節目模式的基礎上,對節目稍加改良后進行制作;另一種模式就是純原創的節目,這種節目一般是要把握市場,按照市場的要求去創作。“我們制作的《一站到底》是和國外合作的節目,我們引進來的時候,對一些遊戲的規則、節目內容進行了改良。”

  為何國內電視臺寧可花大錢買國外著作權也不愿意原創呢?

  據業內人士介紹,國內的節目開發團隊還缺乏經驗,節目有創意但沒有核心內容,而且概念很散,不容易推銷。而國外娛樂節目的價值觀、目的性在節目中展現得很清晰。其次,國外的技術和表現手段也更加成熟。彭正園就告訴記者:“中國電視產業化還在很幼稚的階段,交易、生產都很弱。綜藝節目的開發模式也很簡單,所有的事情全由節目組負責,包括節目的創意、規則、模式等都要出自這個節目組。既要保證節目的正常錄制,還要不斷出創意想選題,非常耗費精力,因此每個節目組的壓力都很大。再加上這兩年網路影片盛行,觀眾對綜藝節目的需求越來越刁鉆、口味更加多樣化,電視臺的創新速度根本跟不上觀眾喜好的變化,造成了綜藝節目的原創性越來越弱。”

  “國外綜藝節目的開發都有一套相當嚴密的流程,他們的著作權方和制作方根本就不是一家公司。”彭正園解釋說,“國外綜藝節目的開發就像流水線作業一樣,負責節目開發的公司會出創意、策劃節目形態,創意團隊非常專業。節目方案成型之后再賣給著作權方,由著作權方再進行銷售。國外電視臺一般都會從制作方手中購買播出權,就像國內電視劇的買賣一樣。”

  制播不分離是主因

  制約國內綜藝節目開發的原因是什麼呢?

  在彭正園看來,國內綜藝節目原創性缺乏的原因,跟目前制播不分離的體制分不開。由于制播不分離,電視臺的壓力很大,無暇顧及新節目的開發。據悉,目前制作綜藝節目的民營公司,僅有光線、派格太合、歡樂、唐龍四家做得比較成功。一直致力于自己制作節目的東方風行CEO李靜告訴記者:“10年前,很少有去研究一檔電視節目究竟是給哪些觀眾看的,而現在,我們對新節目的開發已經越來越熟練,有專門的智囊團為節目出創意。民營公司面臨的最大困難還是節目的銷售,有時候一些小公司做的節目根本銷售不出去,電視臺只愿意購買那些比較有品牌影響力的節目。因為制播沒有分離,民營制作公司面臨的壓力非常大。”

  彭正園認為,雖然有一些民營公司在自己制作節目,經營狀況也不錯,但這還差很遠,“國內公司做的大多是談話類節目,比較小型,民營公司因為自身實力和制作成本的壓力,根本沒有能力做大型的綜藝節目,所以在國內這種大型的節目只能由電視臺來做。電視臺手裏有大量的金錢,而且也不愁節目的銷路,他們只要考慮收視率是否可觀、廣告能不能賣出去就行了。而民營公司擔心的是產品一旦賣不出去,節目的制作費就會全打了水漂。如果能夠實現制播分離,像電視劇一樣,電視臺向片商購買節目,既能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,也能減輕電視臺的壓力。”